Hiển thị các bài đăng có nhãn hkiff2011. Hiển thị tất cả bài đăng
Hiển thị các bài đăng có nhãn hkiff2011. Hiển thị tất cả bài đăng

Thứ Năm, 28 tháng 7, 2011

短寫幾齣

繼續我的HKIFF 2011短寫. 再來四齣.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r 人事經理補鑊之旅

imdb

(Israel/Germany/Romania)

錯過了首兩分鐘. 一麵包廠女員工意外喪生, 沒人知道, 連人事部經理也不知曉. 人事經理很生氣, 因為完全沒有人通知他.

整部電影就是說人事經理出發去把喪生員工的遺體帶回去給她的前夫及兒子, 還有她母親的住處. 其母說他做了一件大錯特錯的事情, 女兒居於耶路撒冷, 死於耶路撒冷, 也應該把她安葬於那裡, 而不是回娘家.

感人的電影.

兒子是反叛青年, 離家多時, 得悉其母離世也非常傷心.

整個旅程都"內容豐富", 情節有點幽默. 如司機的駕駛執照早已到期, 而安葬的文件也過期了.

Brother and Sister 不要哭我,阿根廷

imdb

(Argentina)

每年電影節總會感冒, 這年也一樣. 看時吃了點藥, 難免一邊看一邊釣魚.

電影開首姊弟二人正為母親的後事作準備. 二人是故事主角, 都是五十多六十歲的姊弟, 都是中產.

弟弟往照顧年老的母親, 為她煮食, 梳洗等等.

二人為母親籌辦喪禮卻沒有把細節通知親友, 所以當天沒多少人出席.

姊姊是個大家姐, 常以賣掉屋子來威脅弟弟. 弟弟是個舞台演員. 姊姊愛偷鄰居的信件, 拿著人家的邀請函去那些尊貴的派對. 怎料有天鄰居竟邀請她去他家吃晚飯.

弟弟常投訴姊姊沒有幫他辦漫遊服務, 完全找不到親友.

最後一幕是弟弟在舞台上的演出.

很不錯的阿根廷配樂.

Winter's Bone 凍死骨

imdb

(USA)

其實電影有點悶, 故事情節不太特別, 看的應該只是Jennifer Lawrence的演技. 她憑此角獲提名競逐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果然能獨擔大旗, 令人觸目.

一點傷感一點黑暗的電影. Ree (Jennifer Lawrence)是個十七歲的女孩子, 卻要獨力照顧年幼的弟妹, 還有失常的母親. 父親逃走了, 後來更傳來他被殺的消息.

沒有食物, 一天找不著父親, 住處便會隨時被沒收.

那幕Ree找到父親屍體又要把他在水中的手斬下來作證供嚇人一跳.

另一幕Ree教弟妹殺生(松鼠)來煮食也繪聲繪影. 原來Jennfer真的為了此片而"learned to skin squirrels, chop wood, and fight."(imdb)

The Illusionist 幻象師

imdb

(UK/France)

Sylvain Chomet的作品. 他之前的"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2003)(獲多個提名及獎項, 不過我買了影碟多時仍未看... )及" Paris, Je T'Aime"(segment "Tour Eiffel")(2006)都非常出色. 不過這回"The Illusionist"得到的影評卻好壞參半.

記得看時聽到有觀眾說: 吓, 講港女架?!

其實電影說的是父女情. 也是著名法國導演Jacques Tati的寫照. 不過大家看過此片都覺得Sylvain Chomet捉不住Tati的精髓, 拍不出向大師致敬的作品.

視覺上是出色的. 配樂也很吸引.

我只是很喜歡Jacques Tati, 雖然電影可以做得更好, 不過作為Tati的影迷, 也算有點安慰.

"Illusionist does not exist", 帶點傷感的結局.

Thứ Hai, 18 tháng 7, 2011

一齣一小段

電影節完了N世, 不過我竟然有興致落力完成那些沒有寫過/記下過的電影短寫. 唔, 即管嘗試一下. 總好過一大堆notebook上的草稿, 再遲一些可能連自己也看不懂那堆字.

What I Love the Most 兩個攀攀的心

來自阿根廷的電影. 節奏慢, 簡單, nothing fancy. 沒有sex scene(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Long scene, very long take. End credit的歌很好聽. Unbelievable long scene ~ 男女角坐在車頭前一邊傾偈一邊喝飲料, 談了很久很久, 一個是演員一個是painter(油漆工人? 抑或畫家? 我已完全忘了).

兩個女孩子是好友. 其中一個有一個一起四年的男朋友. 男孩們夾band.


Pina (3D) 翩娜

德國/法國

Wim Wenders導演, 且是紀念Pina Bausch的紀錄片, 當然要去看. 還要是立體3D. 沒想過會有3D的舞蹈電影.

都是關於她的紀錄片, 預期中的不錯. 有些片段之前看過. 還有一些訪問.

喜歡那些在戶外的舞蹈片段, 尤其是在舞台上看過的Carnations.

Incendies 母親的告白

加拿大/法國

早前香港都上映過了. 入場時因為遲了一丁點, 以為自己入錯會場, 因為字幕上見到的不是戲名. 原來沒有攪錯.

草稿上自己寫了: captivating. 後來叫姊姊記得要去看, 因為電影很精彩. 不過原來我看漏了一點, 又擺了烏龍. 有時我覺得我看電影看得一塌糊塗. 很荒謬...

不能說太多, 說了便不好看了.

Strong story line. 一個悲劇. 母親的告白, 母親的遺言. 殘忍的告白. 不應該說的事實.


暫時寫三齣. 應該還有十多齣. 相信只會寫多十二齣算了, 如果可以的話...

Thứ Tư, 4 tháng 5, 2011

五齣

今年HKIFF只訂了廿八齣, 有一場取消了, 兩場去不到, 結果破近年新低只看了廿五齣. 要揀出最喜歡的五齣, 說難不難, 說易也真的不易... 唔, 或許是這五齣:

Tuesday, After Christmas 聖誕後的星期二

Home for Christmas 聖誕回家

Potiche 讓師奶飛

Incendies 母親的告白 (正上映中)

E-Love 伊戀 (準備寫)

Thứ Năm, 14 tháng 4, 2011

Animal Kingdom 野獸家族

來自澳洲的電影"Animal Kingdom"獲多個提名, 包括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在當地更獲不少獎項. 更在美國的Sundance Film Festival拿了Grand Jury Prize.

真的一個野獸家族, 上至祖母下至孫兒都不是泛泛之輩.

第一幕是兒子Joshua(James Frecheville/男主角)目睹母親吸毒暴斃, 未成年又無親無顧, 唯有打電話去找許久沒聯絡的祖母(Jacki Weaver). 寄居在祖母家, 一屋都是毒犯或劫匪的舅父.節奏緊湊, 劇情流暢, 演員都有水準. 最欣賞是年輕男主角James Frecheville, 戲份最多亦擔綱得起. 當然獲最佳女配角提名的祖母Jacki Weaver更是全片的另一支柱.

喜歡那幕一屋都是警察, 兒子們都被拘捕了, 她卻悠然自得地坐在餐桌前, 手慢慢地提起杯中的茶包, 臉上的笑容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最後一幕令人意想不到, 給電影一個又一個的高潮來個完滿的終結.
飾演探長的Guy Pearce是另一個出眾的演員.
看特刊介紹, 電影據真人真事寫成, 導演說"其實是發生在80年代末墨爾本一宗特定事件." 不過他"不想把影片背景放在80年代... 把電影設置在沒特定的過去... "

IMDB連結

Full Length Trailer

Rotten Tomatoes
有97%.

導演的話

網上找到兩篇: Plastic_Souls / A New Level of Nerdiness

Thứ Ba, 5 tháng 4, 2011

Home for Christmas 聖誕回家

來自三國(Norway/Germany/Sweden)的作品"Home for Christmas", 淡淡的暖在心頭. 不煽情不造作, 幾個獨立的小故事, 都發生在聖誕前挪威一小鎮上.

有昔日球星淪落街頭行乞, 一心想儲到幾個零錢買火車票回家過聖誕. 有產科醫生徹夜趕往產婦家接生, 雪中送炭, 還把車子借給兩夫婦, 好讓他們可以趕往瑞典與姊姊過聖誕. 有不慶祝聖誕的小男生和小女生, 兩小無猜看星星. 有不肯離開妻子一直拖著情人的男人. 情人戴上那妻子都有一條的絲巾, 平安夜跑到教堂和情夫及太太一起聽聖詩. 三個人的世界當然擠迫. 還有扮聖誕老人的離婚爸爸, 幾經辛苦為的是見兒女一面, 聖誕前夕送上禮物和擁抱.
幾個故事當中, 有遺憾的, 有傷感的, 當然還有溫馨感人的.

電影改編自Levi Henriksen的短篇故事集.

最後一幕很美: 借了醫生車子的夫婦二人(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人)往瑞典的路上, 抱著初生嬰孩看到北極光.

以聖誕節為背景或題材的電影不少, 許多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片亦不例外.

Tuesday, After Christmas 聖誕後的星期二

來自羅馬尼亞的電影"Tuesday, After Christmas", 說的是婚外情的故事.

第一幕是男人和女人在床上纏綿浪漫, 喁喁細語, 像有說不完的話. 二人在愛河裡, 眼中沒有其他.

之後一幕是男人的家, 原來第一個她是情人, 在家的是太太, 還有女兒.

情人原來是女兒的牙醫, 和男人一起才五個月. 妻子一直不知道. 有一天男人帶女兒去牙醫處, 妻子忽然有空可以跟他們一起去, 男人很不願意, 但阻止不了. 見牙醫時場面尷尬, 其實尷尬的是男人.
畫面上見到的是常常心不在焉的男人, 觀眾不久便看得出, 他對情人的在意. 大家都清楚, 這段婚外情不是一般的婚外情.

婚外情一般都只有幾個結果吧: 妻子知道但忍受/妻子不知道"相安無事"/妻子知道然後離婚. 電影中的男主角選擇告訴妻子, 因為他本來以為只是霧水情緣, 原來怎也揮之不去. 原來他的世界容不下兩個女人. (其實現實中大多數的男人都不像娛樂新聞中見到的那樣, 喜歡享齊人之福的... ;) )
情人一早準備回家鄉和母親過聖誕, 因為不想留在首都(Bucharest)獨個兒過節. 男人卻買了廿三日的演奏會門票. 女人很不快: 我一早告訴你我不會在這裡的, 廿三日我已經回Constanta.

結果, 廿三日那天, 男人告訴妻子要往Constanta見人客, 其實獨自跑去找情人. 還要面對情人的母親. 電影來到這裡, 很明顯他已選了情人不是妻子了.
或許有些女人寧願男人一世也不去選擇, 由她們去選. 第三者是那些一早已選了這個第三者的位置, 被選或不被選都已有心理準備吧. 沒有心理準備的永遠是蒙在鼓裡的妻子. 又或許, 連男人自己也沒有心理準備, 原來自己抽不到身, 原來幾個月的情人可以令他放棄家庭.

和妻子攤牌的一幕是意料之內. 當中也有些笑位. 妻子要求他即時打電話告訴情人, "我知道了".
喜歡電影最後一幕, 平安夜男人和女兒來到父母家, 妻子後來才抵達. 報佳音的小朋友來唱歌時, 夫婦二人忙於把禮物放在聖誕樹下, 延續女兒相信世上有聖誕老人這個傳說. 對, 無論外面的世界怎樣, 為人父母的, 只希望不要影響兒女眼裡的世界.

有點別於一般的婚外情故事. 相信不少觀眾都和我一樣, 當發現男人心中已經揀了情人時, 有點不是味兒.
Ferdy on Films

更多劇照

在網上見到這篇, 值得一看.

Thứ Hai, 4 tháng 4, 2011

Special Treatment 高鐘女王

看過Isabelle Huppert飾演多個不同角色了, 多不勝數, 多數都是母親、情人, 性格十三點又有, 浪漫嫵媚又有, 妓女嘛, 應該是第一次了.

在電影"Special Treatment"(Sans queue ni tête)中的妓女角色, 算是她脫胎換骨的演出嗎? 那又不至於. 起碼仍然是非常的Isabelle Huppert, 角色怎樣不同, 形態和神情都是一貫的Huppert.

Alice Bergerac(Isabelle Huppert)是個高級妓女, 長租酒店一套房, 為客人服務. 她一時扮演SM女子, 一時是住家婦人, 一時又是學院派, 只要客人有什麼要求, 她都可以辦到.
Alice一直想洗手不幹, 當妓賺來的錢都是用來買她喜歡的收藏品, 如水晶吊燈. 好友也是同行, 互相扶持.

電影把妓女和另一專業作個巧妙的對比: 精神分析治療師. 兩者都是以服務客人為生, 收費形式都以一個一個環節來計算, 工作時都有角色扮演. 精神分析治療師Xavier(Bouli Lanners)婚姻亮紅燈, 搬了去酒店暫住, 正是Alice租房工作的酒店.

Alice和Xavier遇上了, 交易完成不了. Alice想Xavier幫她轉行, 最後經Xavier的同行友人介紹下得到一份書店的工作.此片可以和另一齣法國電影作對比: "E-Love"(女主角Anne Consigny是個接近五十歲, 丈夫有婚外情的哲學教授), 稍後再寫. 54th 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Cleveland Film Festival


TIFF (Toronto)

Thứ Bảy, 2 tháng 4, 2011

Vampire 吸血達人

導演岩井俊二(Iwai Shunji)因地震/海嘯/核輻射事件未能來港出席電影的亞洲首映(三月廿三日), 由大會主持讀出他給觀眾的信(下圖). 當中表達了他對日本政府的極度不滿, 希望各界人士可以對日政府施加壓力.

導演表示, 因為天災, 他更要繼續拍電影. 就像當年"情書"四月上映, 便有神戶地震(一月)及沙林毒氣事件(三月), All About Lily Chou-Chou(青春電幻物語)則是911事件六個月後被邀在New York Film Festival上映. 而這次"Vampire"則是311之後.
不算真的很喜歡此片, 不過有機會要看看. 其實電影首段畫面令人不安.

導演近年洛杉磯及東京兩邊走, 首次全用荷李活演員(除一日藉女角外), 拍攝地點都是加拿大, 吸血殭屍是現代人, 且是個中學生物科老師. 拍攝手法就是很岩井俊二, 很日本. 配樂更非常日本.
人體八成都是水, 不是血. 原來一個人的血大概只有三四樽, 流完便什麼都沒有了. 電影中的男主角Simon(Kevin Zegers)每找到"獵物"就"幫"她們完成心願, 然後他便可以大喝特喝了.

Simon會跑去吊橋去找準備跳橋的絕望女子, 告訴她這種自殺方法不好, 然後說他在做一個研究, 就是自殺者的血/DNA之類... 結果就是自殺者的願望達成, 他又成功幫對方"放血".

Simon又會上網找一個suicide pact的會員, 對象多的是. 電影中第一個獵物就是這個suicide pact的攪手Jellyfish(Keisha Castle-Hughes). 死得淒美... (其實很駭人)
Simon家中有個被氣球"纏身"的母親, 因為她患了老人癡呆症, 當警方查問時, Simon解說因為怕她亂跑上街.

電影不乏幽默元素, 多次引來哄堂大笑. 尤其日藉學生自殺入院, Simon需輸血救她一幕. 還有suicide pact其中一成員Ladybird, 因為沒有死去, 和Simon在樹林中因被水蛭咬倒, 要互相吸腳上的血一幕.
吸血殭屍真的找到真愛嗎? Ladybird(Adelaide Clemens)甘願為他而活, 任由他吸她的血, 希望他自此不再去殺人.

電影很多幕都給人很深刻的印象. 演員恰如其分, 沒有太造作又或個別太突出的演技, 或許正正是導演喜歡的表達方法.


Behind the scenes

網友文章:

Tower of Romance

Thứ Ba, 29 tháng 3, 2011

Potiche 讓師奶飛

電影節首天看的法國電影, 還算令人笑逐顏開. 揀此片除了因為François Ozon(原來自8 Femmes以來他的電影都有看, 除了一齣短片)外, 另一原因是Catherine Deneuve, 近年都看了不少她的電影.

揀片時發現很多電影都比較低沈或灰, 看著看著原來又不至於. 起碼暫時看了十二齣(才開始寫!!!)都有數齣是令人會心微笑的.

1977年的法國, 整天被迫賦閒在家做trophy wife的Suzanne Pujol(Catherine Deneuve), 把家打理得頭頭是道. 丈夫是繼承外父雨傘廠的老闆, 大男人得不得了. 他們的兩個兒女都長大成人了, 女兒的婚姻面臨危機, 因為丈夫經常出外公幹, 而她要照顧兩個孩子不能跟他四處跑. 兒子是個藝術家, 吊兒郎當的, 有一個父親非常不喜歡的女朋友."Potiche"英語解作vase, 即花瓶也, 就是家中的花瓶. 當然Catherine Deneuve又怎會只是家中的花瓶呢? 她甚至頂替丈夫繼承父業把雨傘廠攪得有聲有色, 更安排兒子好好運用他的藝術創作天份, 在雨傘廠裡幫忙. 電影終段更決定參政, 令人嘩然.

Gérard Depardieu的戲份雖不算多, 不過和Catherine Deneuve都有好幾場對手戲. 飾演兒子的Jérémie Renier, 我也看過他多次演出了. 各演員都有很不錯的演出, 劇情攪笑幽默, 沒有冷場.

差點忘了一提飾演秘書兼丈夫情人Nadège的Karin Viard, 由忠於老闆到後來忠於老闆娘兼情敵, 笑料百出.

服飾都很吸引, 有機會值得一看, 輕鬆一番.
電影官方網頁

Potiche: A French farce with feeling (Guardian)

Movie Ever 2011網友文章:

safari underground

C家五味架

Thứ Năm, 24 tháng 3, 2011

看了五齣

瘋癲的一年, 瘋癲的三月. 暫時看了五齣, 一齣也未有閒暇寫. 草稿在紙上當然有的. 簡略五句(稍後再詳寫):

1. Potiche ~ 1977年的法國, 很有味道, 又幽默又富娛樂. Catherine Deneuve + Gerard Depardieu.

2. What I Love the Most ~ 慢慢的, 淡淡的. 沒有預期中的激情畫面. 很多long take/scene.

3. Pina ~ 竟然是3D(當然自備3D眼鏡), Wim Wenders紀念Pina Bausch的作品. 當中的演出我都看過三個, 當然有最近看了又很喜歡的"Carnations".

4. Vampire ~ 岩井俊二的, 他這次沒有來, 但給觀眾一封信, 發表他對日本政府的極度不滿. 配樂很日本. 電影初段很disturbing.

5. The Incendies ~ 很captivating的一齣. 可能遲了兩分鐘入場, 應該沒有錯過什麼. 原著是舞台劇(好像是), 還以為是小說或真人真事, 故事頗震撼.

五齣都喜歡! 看來今年雖然選/買少了, 佳作應該不少!

Chủ Nhật, 27 tháng 2, 2011

HKIFF 2011 選片

今年竟然沒有Citibank priority booking, 非常失望, 是時間考慮取消這張卡了! :)

廿四日出programme, 廿六日訂票, 不過我廿五日傍晚才拿到冊子, 非常趕急(不喜歡網上選片), 廿六日下午還未揀好.

今年竟然破了近年的紀錄, 只選了廿八齣, 近年都看三十多四十齣的.

這兩年影期短了, 今年更完全不是在復活節舉行, 相信影響很多影迷, 不請假的話, 會看得很辛苦.

有網友說因為戲票加了價, 而且很多放映時間竟然是平日下午或六時正, 要上班的根本看不到.

究竟是不是很多電影節迷今年都選擇看少一點甚至放棄?


我揀了的廿八齣:



GALAS


Vampire 吸血達人


GALA PRESENTATION

The Illusionist 幻象師

Animal Kingdom 野獸家族

Incendies 母親的告白

Potiche 讓師奶飛

Special Treatment 高鐘女王

The Last Circus 殺戮小丑


MASTER CLASS

Pina 翩娜 (3D)

Surviving Life 夢中見

Certified Copy 似是有緣人

Mysteries of Lisbon 里斯本密語


AUTEURS

Home for Christmas 聖誕回家


20TH ANNIVERSARY OF FORTISSIMO FILMS

Winter's Bone 凍死骨


REDISCOVERING AMERICAN INDIES

Frozen River 冰河劫


INDIE POWER

What I Love the Most 兩個攀攀的心


GLOBAL VISION

Brother and Sister 不要哭我,阿根廷

E-Love 伊戀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r 人事經理補鑊之旅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 質數的孤寂


REALITY BITES

…But Film is My Mistress / Images from the Playground 電影情婦/樂園影像


I SEE IT MY WAY

Submarine 愛情潛水


ROMANIAN CINEMA THE WAVE GOES ON...

Outbound 暴走女24小時

Tuesday, After Christmas 聖誕後的星期二


RESTORED CLASSICS

La Dolce Vita 露滴牡丹開


THE REALITY OF ILLUSION ABBAS KIAROSTAMI

Taste of Cherry 櫻桃的滋味

The Wind Will Carry Us 風再起時

10 on Ten 10重拾

Shirin 雪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