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多月前在台北二輪戲院看的。在香港夏日電影節時沒打算看,看見片名有點老土,三個演員又沒多吸引。
去旅遊看電影感覺又不一樣,且在當地戲院看別有一番味道。這次是第二次在台灣看電影。感覺仍然一樣,原來不論商業電影抑或二輪電影,即使是周末深夜時分或平日晚上十時多的電影,無論是座無虛席抑或觀眾小貓三四隻,人家都是很寧靜不會製造噪音騷擾他人的,這個在香港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儘管是電影節或去大會堂/文化中心看,甚至科學館演講廳看,都和台灣的觀眾不一樣,我們真可憐。(不過話得說回來,有些東西還是香港較文明... 如酒店的服務及公關,這個將來有機會再說)
「我們都該有兩個情人,一個愛我的,一個我愛的。」一句tagline也是令我覺得只是另一齣愛情電影,沒甚興趣。加上對桂綸鎂(沒認識)亦沒好感,有機會電視上看也可以。在沒有特別期望和旅遊的心情去看,卻有點驚喜。
這一段大致總結了故事:
「如果到了三十歲,我們倆都沒有人愛,那就在一起吧!」阿仁愛着美寶;但十七歲的美寶,對着阿良心裏這樣說著。年少輕狂的他們張牙舞爪著青春,衝撞著體制、教條與規範,以及那個1980年代尚未解嚴時的台灣。面對阿良不知是刻意與否的木訥,美寶無奈只好轉而接受阿仁熱烈的追求。三人離開了玉蘭花園的老家,進了城市,跟着在學運廣場上大聲疾呼關於民主與自由的種種理想。然而,於此同時,情感上的欺瞞與背叛,卻也讓三人曾經單純而美好的關係逐漸崩毀。踏入社會、失去聯繫多年的美寶與阿良,彼此關係重新洗牌,再度重逢。事過境遷的二人,正要實現當年的約定…。
情節算豐富,沒有悶場。
三個演員都各有出色之處,本來沒看過桂綸鎂(飾林美寶),看畢沒有喜歡她,像有人說,佩服她可以很醜樣,又忽而地變得有氣質。喜歡張孝全(飾陳忠良)的臉孔,都看過他一兩齣電影,鳳小岳(飾王心仁)當然又是「艋舺」了。
這一段大致總結了故事:
「如果到了三十歲,我們倆都沒有人愛,那就在一起吧!」阿仁愛着美寶;但十七歲的美寶,對着阿良心裏這樣說著。年少輕狂的他們張牙舞爪著青春,衝撞著體制、教條與規範,以及那個1980年代尚未解嚴時的台灣。面對阿良不知是刻意與否的木訥,美寶無奈只好轉而接受阿仁熱烈的追求。三人離開了玉蘭花園的老家,進了城市,跟着在學運廣場上大聲疾呼關於民主與自由的種種理想。然而,於此同時,情感上的欺瞞與背叛,卻也讓三人曾經單純而美好的關係逐漸崩毀。踏入社會、失去聯繫多年的美寶與阿良,彼此關係重新洗牌,再度重逢。事過境遷的二人,正要實現當年的約定…。
情節算豐富,沒有悶場。
三個演員都各有出色之處,本來沒看過桂綸鎂(飾林美寶),看畢沒有喜歡她,像有人說,佩服她可以很醜樣,又忽而地變得有氣質。喜歡張孝全(飾陳忠良)的臉孔,都看過他一兩齣電影,鳳小岳(飾王心仁)當然又是「艋舺」了。
不太喜歡混亂的感情瓜葛,大學或成長階段的感情混亂還可以,如果影響一生,又或拖拉數十載,這不是愛情,是不負責任的糾纏,是摧毀人生的荒謬。
不認同感情的混亂,不過電影給我的驚喜主要來自劇情的發展。初看介紹及tagline,以為說的人是女主角,結果原來是陳忠良的讀白。
導演兼編劇為楊雅喆,攝影是美國出生的台灣電影攝影師包軒鳴(Jake Pollock),作品還有「艋舺」。
倒算值得一看。
電影官方網站
Không có nhận xét nào:
Đăng nhận xét